2022年上半年,集贤县委县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判形势,找准定位,聚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补短板,抓弱项,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大盘。上半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总体平稳,部分行业稳中有升。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数量
全县纳入GDP统一核算劳动工资共有9个行业。2022年上半年,“四上”企业劳动工资调查单位59家,涉及GDP核算两个行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共9家。“四下”劳动工资抽样单位35个,其中涉及GDP核算的第三产业单位共19家。
(二)从业人员人数情况
截至2022年六月末,全县“四上”企业从业人员3668人,其中涉及GDP核算的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49人,占总人数比例1.3%。四下劳动工资抽取样本单位从业人员为3607人,涉及GDP核算的第三产业单位从员人员2864人,占总人数比例79.4%。
(三)工资增速情况
2022年上半年,从涉及核算行业劳动工资增速看,全县“四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工资总额对比上年同期下降28.8%;居民服务业保持增长态势,增长10%。
“四下”部分行业受政策性增资和补发工资影响,有效拉动工资总额上升。其中:商务服务业上涨2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上涨11.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26.7%;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上涨14.5%。
二、制约工资总额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部分行业减员,从业人员减少。
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持续减少,是工资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营利性服务业主要是中小私营企业,受市场冲击和疫情影响较大。很多企业出现裁员现象,减少人工成本开支。一是房地产业受人口外流等影响,人员持续减少,仅保存核心成员,工资总额降幅较大;二是民营幼儿园受出生人口减少和疫情影响,幼儿入园率降低,幼师也相对减少,为留住现有人员经营者适当提高平均工资水平,工资总额暂时保持稳定。
(二)私营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偏低,薪酬不高
全县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普遍水平不高,部分行业面临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人员结构很难保持稳定,企业受大环境影响,营业利润偏低,薪资水平不高,造成一部分优秀员工因收入与工作能力不对等选择跳槽,同时,新入职员工薪资较低,拉低整体工资水平。
(三)非营利性服务业政策性增资后发无力
今年上半年全县工资总额增长幅度较大,主要是政策性增资。今年能保持增长,但后期如无政策性增资,会影响GDP核算。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纳统占比较小
全县“四上”仅有一家居民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较少,且人员保持稳定,增资潜力有限。
三、解决建议
一是加强技能培训和落实就业政策。一方面要聚焦民生问题,精准发力,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用工需求,对没有外出就业意图的劳动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企业培训中心建设,以企业自设职业培训中心为主,以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为辅,有效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人才速度,除政府机关外,建立企业人才招聘平台,帮助企业引进优秀管理和技术性人才,从“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条件上给予更多优惠待遇,真正做到“招得来,留得住”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督监察力度,确保劳动者权益。严格执行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要求用人单位明确工资标准,合同期限,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并履行好工作考勤手续,妥善保存工作时间、加班时间、支取工资原始记录等资料,按规定和约定保证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督监察力度,对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企业和个人处以严厉处罚。
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与协调。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22年初我省提出“数字化经济发展”规划,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发展数学经济的着力点,助力中小微企业“困境突围”,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结构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而激发市场活动和社会创造力。促使更多的服务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