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省人大省政协
        黑龙江省政府>>龙江要闻>>视频新闻

        【龙江精神龙江人】做强“农业芯”打赢种业翻身仗——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

        2021年12月13日09:4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

        一支10人的团队,深耕黑土地20余年,育成水稻品种44个,累计推广面积2.1亿亩,增收稻谷105亿公斤,增创社会经济效益294亿元,成果直接转化效益1.5亿元以上……

        这就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近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他们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本世纪初,黑龙江三、四积温带主要种植的是外国水稻品种,“当时国产品种的研发压力很大。”面对当时品种研发的“卡脖子”问题,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潘国君直言,“团队下决心要育成一个更耐寒、抗病,适应性更强,丰产性更突出的品种。”

        团队中同样深感肩负重担的,还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主任刘传雪。

        “看到品种能有点滴的进步,我的疼痛、辛苦便全抛到九宵云外了。”为了研发新株型材料,刘传雪日日夜夜忙碌在试验田间,由于整天泡在冷凉的水田,当时刚刚40岁的刘传雪患上了腿部脉管炎,一遇冷水双腿就疼痛难忍。但即便如此,当时的他依旧像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地蹲守在水田里。

        潘国君(左三)和刘传雪(左二)正和团队成员一同观察讨论水稻长势。(张艺开 摄)

        但品种改良的过程又难免曲折——龙粳14稀有芒、龙花00233后熟慢导致整精米不高、龙花02063-1的抗病性问题……

        一个个品种被接连研发出来,但经过试验,综合性能却都没超过原本的外国品种,不足以被稻农所接受。

        “即便如此,没有人想过放弃。稻子是会说话的,需要你去找它,如果你不去找它,永远不会和你说话,也就找不到新株型材料、育不成优良品种。”刘传雪说,“十多年如一日,我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40多度的试验大棚里一呆就是大半天。提到水稻,每个人都有用不完的热情。”

        潘国君(右三)正在田间进行调研。(受访对象提供)

        为此,潘国君带领团队成员们,几乎每天都在试验田、大棚里忙碌:播种、观察、记录、选择……再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理想的材料,然后再播种、管理、对比试验……

        “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跌到之后,起来再战。”刘传雪介绍,科研路线与技术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完善,相互验证后,理论和技术体系随之逐渐完善,更多的关键技术被逐步突破:创新的花培技术;“三增一减”技术;“二圃合一鉴定技术”……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誓愿,育成心目中的龙粳31。”潘国君介绍,直到2011年,国产品种“龙粳31”经试验性能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开始大面积推广。

        但在推广初期,新品种却依旧遭受不少质疑。

        “分蘖怎么那么少?能有产量吗?”到了抽穗时期,不少农民找上门来,当面质疑。潘国君和刘传雪一方面逐一耐心解释,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新品种特性的培训讲解。

        秋天收获时,一车车沉甸甸的稻谷打破了人们所有的疑虑。“产量和出米率超出想象,再见到稻农们,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刘传雪回忆,不少稻农看清了一个真理:种地,一定要讲科学。

        目前,龙粳31仅在黑龙江省就累计推广应用1.04亿亩,面积连续15年全国第一,彻底取代了称霸黑龙江省十余年的外国品种,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粳稻品种。2020年,以龙粳31为主体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评选为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

        一个个成果的背后,也离不开团队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育种圃世代跟踪管理办法,F2代、预备试验、产量鉴定等统一选种;其他世代均由场圃负责人管理,分组协作选种。二是制定成果分享办法,谁的育种圃出成果、谁就署名在前;三是建立绩效奖励办法,对成果转化收益按实际贡献大小分配;四是鼓励和支持成员攻读学位,读学位期间待遇不变。

        “这种集中统一又分工协作、团队内又公平竞争的运行管理模式,解决了团队内部论资排辈、成果排名和分配不公以及职称晋升产生矛盾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年轻成员的积极性。”潘国君说。

        即便成绩斐然,潘国君和他的团队并未就此停下脚步。2021年9月23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龙粳3013和龙粳3010的百亩示范方进行了测产验收,龙粳3013平均亩产750.8公斤,龙粳3010平均亩产744.3公斤,达到了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产量指标,双双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验收。

        “虽然如今品种的单产水平很高,但科技创没有终点。为了为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会持之以恒,推动水稻的产量、抗性以及食味品质不断取得新突破。”潘国君说。(张艺开)



      1. (责编: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