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消费需求稳步释放,消费品市场复苏势头进一步巩固。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同)增长16.2%,两年平均下降0.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1%,两年平均下降2.0%。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9%,两年平均下降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0.4%。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16.1%,两年平均下降0.3%;餐饮收入增长17.4%,两年平均下降3.8%。
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3.2%,两年平均下降5.2%;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7.4%,两年平均增长2.1%;住宿业零售额增长11.9%,两年平均下降8.5%;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8%,两年平均下降3.5%。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基本生活类商品延续平稳消费态势。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9%。其中,粮油类商品零售额下降0.6%,肉禽蛋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4.5%。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和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5%和1.4倍。
(二)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热点集中。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8%、51.9%、27.2%和89.6%,这四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3.3%,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
(三)大宗商品支撑作用明显,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回暖。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1%,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5.3%。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3.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9.7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4.5%,两类商品零售额共占59.8%,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0个百分点。
(四)县(市)区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均衡。
前三季度,七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1.3%。其中,增速排在前三位的是建华区、龙沙区、碾子山区,增速分别为20.3%、15.9%、14.9%。绝对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这三个区绝对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0%。
前三季度,九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1%。其中,增速排名前三位的是泰来县、克山县、依安县,增速分别为28.0%、18.3%、18.1%。绝对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龙江县、讷河市、泰来县,这三个县(市)绝对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3%。
2021年前三季度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汇总表
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9倍。其中,黑龙江北大仓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安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一重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齐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这四户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2.1亿元,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个百分点。(五)网络消费高速增长。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住宿餐饮业仍处在恢复期。
受疫情影响,住宿餐饮业尤其是住宿业遭受冲击。前三季度,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7.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2.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7.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8.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3.4%。其中,齐齐哈尔万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营业额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5.6个百分点,9月份营业额下降13.4%;黑龙江省和美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营业额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8.2个百分点,9月份营业额下降35.4%。
(二)汽车类商品增速回落。
9月份,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7.1%,自7月份当月首次出现负增长后,降幅逐月扩大。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半年下降6.5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幅回落,一方面是由于芯片短缺导致部分热销车型供给紧张,另一方面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车展等大型活动停办或取消,影响汽车销售。
(三)部分重点行业企业销售呈下降趋势。
前三季度,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销售额下降29.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1个百分点,负向拉动批发业销售额4.6百分点。黑龙江鸿展酒业有限公司销售额下降7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8.2个百分点,负向拉动批发业销售额13.1个百分点。
四、建议
(一)积极推进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助力消费品市场恢复。
积极推进省、市关于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在重点消费领域开展促销活动,进一步营造安全消费环境,有效缓解疫情影响,加快消费品市场的潜力释放,促进消费品市场全面健康发展。
(二)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挖掘新的消费热点。
结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入驻。引导传统商贸企业从线下直营向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发展。加强对临限企业的监测和培育力度,逐步壮大限额以上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消费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